有机肥生产线在支持200个畜牧大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总量达到近40亿吨,主要分布在586个畜牧大县,今年以来,国家研究提出在2018-2020年,集中财政预算内投资、加大投入力度,支持200个以上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把有机肥设备对畜禽粪污综合回收循环利用有了方向。
8月1日,农业部、发改委两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和三年工作方案,正式部署地方启动了这项工作。
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就近消纳、综合利用为主线,通过整县推进,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探索成功模式。整县推进项目县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形成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格局。
项目县选择条件,要求项目县畜牧业发展稳定、区域生态位置敏感、治理模式成熟,地方要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到2020年,力争完成200个以上整县推进任务。项目县的任务,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粪污资源利用现状等因素,提出全县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确定项目建设内容,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财政投资补助方式上,主要根据项目县的养殖规模和任务量予以补助。来支持畜禽粪污收集、存储、处理、利用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规模化养殖场、区域性的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和大型沼气工程三大类项目。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协同推进的工作程序,各部门、各地区要加强合作、互相配合、同向发力,共同努力打造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协同推进的样板。
农耕文明以来,积造农家肥,施用有机肥,就是很好的传统。我们常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猪多、肥多、粮多”,这实际上说的就是有机肥、农家肥。现在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就是一项重大措施。其意义表现在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改善环境等多个方面,与化肥相比,有机肥存在养分含量较低、肥效慢、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等问题。目前,我国各类有机肥资源折合成养分约7400多万吨,但实际利用不足40%,特别是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结合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等项目实施,集成推广了一套堆肥还田、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技术,带动了有机肥大规模推广应用。
今年农业部组织开展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在全国选择100个果菜茶生产和畜禽养殖大县,引导农民利用畜禽粪污和秸秆积造有机肥,还田利用有机肥,打通种养循环通道,不仅解决了畜禽粪便处理这一“臭”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果菜茶品质提升这一“香”的问题。所以推广应用有机肥,是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下一步,农业部在推进有机肥应用方面,将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好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农民多用有机肥、利用好有机肥。同时扶持发展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有机肥的积造、施用、运输等服务。积极研究出台支持有机肥生产施用的用地、用电、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
二是强化技术推广。针对有机肥生产、施用的一些难点问题,组织教学、科研、推广部门的专家开展联合公关,集成推广一批畜禽粪污肥料化利用的技术模式,同时制定一批无害化处理、还田利用的技术规范,指导农民落实好相关技术措施。
三是强化示范带动。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笼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施用有机肥,打造一批有亮点、有特色的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有机肥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绿色发展理念,解读有机肥的政策措施和技术模式,让农民充分认识有机肥在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改善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有机肥资源化利用这项工作。
(图:有机肥造粒机新机试机)
郑州市long8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农业厅土肥站农业技术开发研究所定点生产单位,主要产品1-2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复混肥生产线,BB肥成套设备无干燥挤压一次成型设备,鸡粪等高湿物料烘干发酵设备,有机肥设备,对辊挤压造粒机,为有机,无机生物肥料厂,垃圾,污水处理厂、开辟了有机废弃物无害处理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