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混肥挤压造粒机造粒过程如何避免颗粒板结?
复混肥挤压造粒机常见有对辊挤压造粒机、平(环)模挤压造粒机。这些造粒机在加工复混肥过程中,根据需要可能增加氮元素,有的采用了尿素为氮元素的来源,这样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复混肥颗粒粘结到一起。所以,人们常说挤压造粒机是干粉造粒机,对含水量很低的原料加工颗粒效果比较好,对于湿物料就要进行必要的防板结工艺。今天就分享原料含有水分的复混肥颗粒后储存方法与避免板结措施。
复混肥挤压造粒机造粒的水分与避免
复混肥挤压造粒机造粒的水分与避免
复混肥挤压造粒机加工颗粒的原理与水分要求
挤压造粒机工作原理多以干粉为主原料,脆性物料被挤压时,部分粒子被压碎,细粉充填粒子间的空隙,在此情况下,新产生的表面上的自由化学键如不能迅速被来自周围大气的原子或分子所饱和,新生成的表面相互接触,就会形成强有力的重组键。对于对辊挤压来说,辊皮有圆球形对槽,挤压出来成球状,平(环)模挤压出的颗粒为柱状。
挤压造粒对于水分要求含量比较低。水分过高则需要在加工工艺上增加配备干燥系统。
复混肥造粒工艺氮源吸湿型不利影响解决办法
复混肥造粒工艺中板结的症结多在氮源尿素吸水造成含水量高。从机理上说,复混肥料“缓慢燃烧”的引发和速度并不随硝酸铵和氯化钾含量的增加而加剧,如含80%硝酸铵和20%氯化钾的混合物并不燃烧,但含30%硅藻土、55%硝酸铵和15%氯化钾的混合物就能产生较强的“缓慢燃烧”。
以尿素为氮源的复混肥颗粒吸湿性高,软化点低;温度高时易生成缩二脲和加合物;温度较高时尿素会水解,造成氨的损失。
解决氮源吸水造成含水量高,需要这样做。减少氮源当存在过磷酸钙时,使水溶性磷退化;生产尿素-普通过磷酸钙系复混肥料时,须对普通过磷酸钙进行预处理,如进行氨化,可消除加合物的生成,或添加钙镁磷中和普过磷酸钙的游离酸,并使游离水转化成结晶水,改善产品质量,或添加硫铵,可降低成品的水分并可加强成品的硬度;当存在氯化铵时,尿素与氯形成加合物,使结晶增大,这使复温肥料在贮存过程中易引起成品的结块;以尿素为氮源的复混肥料要特别注意干燥和冷却工序的操作,例如,干燥温度不能过高,干燥时间不能过长,达到质量标准规定的水分,避免生产过程中熔融现象的产生,以及保持贮存过程中不结块等。
上述是对于复混肥造粒机造粒过程水分高、造成板结的原因。避免板结所要采取的办法主要有干燥系统的使用。对物料的预处理,添加元素等多种手段方法,从而实现复混肥颗粒的加工与不破坏保存。